這篇來聊聊面試心態吧! 過去幾個月來我的記事本也因為一些面試機會而多了幾個小心得,與其私藏不如跟大家分享????
多面試是為了找到自己真正要的是甚麼
求職的過程只要一拉長,就一定會出現 【想進去的公司不理我】 以及【覺得普通的公司卻發來邀請】 這兩種心情在拉扯…
而當我還沒有很明確的方向時,我會給自己一些時間來多面試不同領域的公司,嘗試了解的過程,就當作花一兩個小時聊一聊,認識不同的公司文化、不同的主管屬性
很多既定的印象,在了解之後可能會和想像的不一樣,老話一句,真的要開始做了才會知道!
真的不要覺得投了一間沒上=他認為你資格不夠,太多可能性導致沒有後續
例如:
- 前面剛好已經有面試者進入談薪階段,但又跟你約好面試了,就會變成純聊天而不一定會有下文
- overqualified
- 單純是忘記撤掉職缺、人資漏掉(畢竟也是人,疏忽難免)… 這些都有可能!
不要把【沒有進入下一階段 / 沒有後續】的這種結果論作為你現在是否要修正履歷的判斷依據,不是你沒通過面試就表示履歷一定很差,也不是你過了面試就表示履歷完美了、不需要再精進
建議朝向【回憶面試時自己哪裡可以應對更好】的方向來努力,因為這才是真實發生、出自於你所寫、所講的內容,這些才是可以可控的改善項目,此時下的對策才能慢慢的帶來正向循環 (因為你下一次遇到這個問題就能夠回答得更好)
如果流於”為何對方不懂我的好”的思想漩渦裡,除了努力會失焦之外,也會容易糟蹋了自己的心情…
Competing offer是很好的談薪策略,但不用執著
當好不容易投了很多有興趣的公司並且面談之後,要同時間內拿到兩個還可以給你時間考慮的Offer,本來就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了!
我認同Competing offer所帶來的價值,但我覺得在尋找下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向內探尋自己真正要的價值 (當然,如果你的核心價值是錢,那沒話說就是一定要想盡辦法爭取Competing offer為首要)
想簡單一點: 當有辦法說服自己這份新工作能帶給自己的價值時,不管如何,都值得前往挑戰!
一定要能掌握自我價值,當你發現手上的價值對方不感興趣時,即使進入談薪階段也不容易達到滿意的薪資
面試前盤點並抓緊自己目前手上擁有的特質、強項,然後在面試過程好好觀察對方對於你所描述的這些特質是否感興趣,這會是後續他們是否願意為你持續爭取高薪的重要因素…
例如: 你強調自己過去曾經為了要擴展視野,選擇出國念書一年,如果對方沒有對此多做回應。表示在競爭這個職位時,某種程度來說,你的優勢剛好沒辦法像放拼圖一樣完美的塞進這個職缺裡
面試交談之間的碰撞,有助於短時間鑑別彼此的契合度
就像有些面試官會針對專業題目進行壓力測試,在越問越深入的過程之中,除了判斷你是否能夠回答正確之外,還要確認你是否能扛住壓力
反過來說,面試者也不需要在面試過程害怕彼此想法不同而產生的碰撞,不管是對於對方的回答有疑問,或是想要多補充自己的想法等等,都可以盡量表達出來
畢竟真的進入公司之後,和主管討論事情基本上也是家常便飯、再平常不過的事
所以就向主管對你進行的壓力測試一樣,我覺得這樣雙向的溝通,絕對是一個很好和面試官確認未來工作節奏,互動模式的機會
這篇算是對於面試過程建立心態的一些心得,也歡迎分享你的看法!

Hans Sung
Mechanical Engineer
/
* 3 yea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 experience, with the knowledge of simulation, design, manufacturing supervision, and verification.
★ 更多【職涯心得】文章
- 【職涯心得】三年年資工程師-對時程的掌握度
- 【職涯心得】幫助100位求職者履歷健檢的感想
- 【職涯心得】進入外商工作是什麼感覺? 首月入職的反思與心得分享
- 【職涯心得】面試求職的過程應該具備的五個心態!
- 【職涯心得】業界怎麼看待三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?
追蹤最即時的澳洲資訊、心得,或有任何問題想詢問 我們都在IG playwithaus.365
想關心我們的最新動態或追尋自我成長嗎? 職涯成長、Work life balance的生活旅遊心得 都在IG chillwithus365